電泳中的名詞解釋及影響因素
1. 電泳遷移率
質點在電場中遷移速度Ve主要取決于質點所帶電荷量和電場強度,除此之外質點的形狀和介質的粘度也有影響。質點呈圓球狀時,遷移速度
(1)

式中
Ve-遷移速度;
Q-質點所帶電荷量;
E-電場強度;
r-質點半徑;
η-介質粘度。
在恒定條件下,物質的電泳移動速度是一個常數。若電場強度E 為1 單位(即每cm 電位降為1V)時,此速度即為電泳遷移率μe
(2)

d 為t 時間內移動距離;t 以s 表示;
所以電泳遷移率(淌度)μe的單位為cm / ( S ? V)。
2. 電滲
在自由電泳中沒有支持介質,所以沒有電滲(管壁引起電滲除外),在有支持物的區(qū)帶中,由于支持物如紙、醋酸纖維素、瓊脂糖等往往帶有微量羧基或負電荷,與支持物接觸的溶液則帶正電荷。電泳時,緩沖液帶同樣品有往負極移動的現(xiàn)象,這種在電場中液體對于一個固定的固體相對移動的現(xiàn)象稱為電滲。
3. 離子強度
(3)

式中C-離子的摩爾濃度;
Z-離子的價數,不解離物質(如巴比妥酸)不計。
離子強度愈大則電導率愈大,發(fā)熱較多,電泳遷移率減小。離子強度愈小則電導率下降,使電泳區(qū)帶擴散。
4. 產熱和散熱
電泳時因電流通過而產生的焦爾熱,使電泳系統(tǒng)溫度不均勻地上升引起溶液對流,擾亂已分離的區(qū)帶,或導致嚴重蒸發(fā)使區(qū)帶變形,蒸發(fā)可導致離子強度增高,進一步減低電泳遷移率。發(fā)熱嚴重而冷卻不佳的電泳系統(tǒng),有時甚至因過度發(fā)熱而使蛋白質變性凝固。
散去電泳時生成的熱是電泳發(fā)展的關鍵步驟。
,